就在今年12月,三部门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!一文读懂水务产业链
来源:光大证券微资讯
为加强水资源管理和保护,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安全利用,近日财政部、税务总局、水利部印发了《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》(以下简称《办法》),自2024年12月1日起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。
《办法》对水资源税的纳税人、计税依据、税额标准、税收优惠等税制要素作出了具体规定,统一确定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标准,对取用地下水、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取用水从高确定税额。
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后,水资源税收入全部归属地方(原水资源费收入实行中央和地方1:9分成),适当增加地方自主财力。
在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的影响下,水务板块16日盘中出现大涨行情,海天股份、联合水务、重庆水务、兴蓉环境、江南水利等个股涨幅靠前。
今天我们就来梳理水务产业链,探索行业发展趋势。
1、三部门印发了《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》,12月全面实施
早在2016年,政策便全面推进资源税改革,其中开展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工作成为关键环节。同年官方推动河北省开征水资源税试点工作,采取水资源费改税方式,正常生产生活用水维持原有负担水平不变,对高耗水行业、超计划用水以及在地下水超采地区取用地下水,适当提高税额标准。
2017年,三部门发布《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实施办法》,在北京、天津、山西、内蒙古、山东、河南、四川、陕西、宁夏等9个省份扩大水资源税改革试点。
经过近8年的试点、探索之后,三部门在今年12月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,将充分发挥税收杠杆作用,有利于增强企业等社会主体节水意识和动力,鼓励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和技术创新提高用水效率,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。
根据三部门有关司负责人就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答记者问,全面实施水资源费改税试点主要遵循四个原则:实现平稳转换,实现水资源费制度向水资源税制度的平稳转换;强化分类调控,通过设置差别税额,更好发挥税收调节作用;体现地区差异,合理设置不同地区最低平均税额水平,授权地方按规定确定本地区水资源税的具体适用税额;调动地方积极,将水资源税收入全部留给地方,通过改革增加地方自主财力。
《办法》统一明确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标准,具体适用税额由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确定,对取用地下水、水资源严重短缺和超载地区取用水从高确定税额。《办法》明确了水资源税和供水价格的关系,城镇公共供水企业为水资源税的纳税人,水资源税与自来水价格实行价税分离。城镇公共供水企业缴纳的水资源税不计入自来水价格,在终端综合水价中单列,并可以在增值税计税依据中扣除。
《办法》同时发布了《各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表》,不同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区别较大。四川、上海、安徽、福建等13个省市地表水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为0.1元/立方米,地下水水资源税最低平均税额0.2元/立方米。
2、2024年以来部分地区拟调整水价,详解水务板块的发展趋势
展开全文
最让大家关心的是,水资源费改税试点全面实施之后,水价将有何变化?对于居民用水,《办法》遵循实现平稳转换的原则,水价总体保持平稳。
2024年以来,多个地区酝酿水价调整,这引来投资者高度关注。今年5月,广州市举行中心城区自来水价格改革方案听证会。听证会提出两套自来水价格调整方案供听证,将居民生活用水三个阶梯水价进行了不同幅度的调整,17名与会代表赞同水价改革。
伴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,水务逐渐成为公用事业的关键领域。水务行业不仅为广大居民提供基本的供水服务,还需要进行污水处理,这构成了国内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。
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来看,水的生产和供应业2023年营收规模高达4704亿元,同比增速为4.5%,增速创下近些年来新低。2023年利润总额为443.1亿元,同比增速为10%,一举扭转2023年利润下滑的不利状况。2024年一季度,水的生产及供应业营收增速已经滑落至2.1%,行业营收面临较大挑战;利润达到81.1亿元,较2023年显著增长。
水务行业作为重要的民生领域,价格具有一定的刚性,调价也有较为完备的流程。接下来,我们就来一起拆解水务产业链。
根据水务上下游产业链节点,整个行业要完成供水、排水、污水处理以及水资源循环利用等,具体可以分为上游规划、设备、材料商,中游则为全盘统筹建设和运营的水务公司、污水处理厂等,下游则是终端消费市场:
① 上游规划、设备、材料商:作为市政建设的基础性领域,水务行业需要经过科学、严密的设计和规划,这就涉及各类研究规划机构、各类设备材料生产商。
②中游水务公司:作为行业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,水务公司是整个行业的关键节点,同时环保公司提供污水处理服务,部分公司深耕于水回收利用。
③下游终端消费市场:在我国水务终端消费者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两大类,价格也有较大的区别。
回顾2023年水务板块上市公司表现,23家公司获得108.6亿元的净利润,较2022年下滑13.6%;营收突破880.7亿元,较2022年增长2.5%。整个行业出现了增收不增利的情况,营业成本快速增加成为主要因素。
根据iFinD数据库,A股水务公司包括:首创环保、重庆水务、兴蓉环境、中山公用、洪城环境、创业环保、中原环保、顺控发展、国中水务、江南水务等。
(本文首发于2024年10月16日)
来源:券商研报精选
评论